分享“穿越军事禁区”攻略?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种草”!
2024-01-25 04:01      作者:汉卿     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汉卿

近日,“小红书博主引导网友穿越军事重地”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媒体注意到,此类具有错误引导性的“攻略”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如,发布出门旅游超省钱攻略,引导游客睡在户外;大学生跟风网红攻略,夜游南京西站,爬火车被电击;游客受社交媒体平台引导,进入未开发旅游业务的自然保护区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兴趣日趋广泛多元。户外运动、野外探险在城市中产与年轻人群体中成为一股时尚潮流。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种草”平台快速成长壮大,广泛渗入大众生活,打卡、“种草”之风全面兴起。这让一些小众兴趣爱好、好山好水好物得以通过网络展示曝光,反过来又进一步助推某种事物、某个现象的流行走红。

“种草”当然没有原罪,其本质上导向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但是,一个社会总归有其公认的规则,个体立身行道,要谨守法律底线,遵从道德伦理。线上分享有边界,线下探索知敬畏。切不可因为瞬时的冲动与盲目的跟风,触犯了支撑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

就拿那位穿越军事重地的博主来说,谁都知道,军事场所是关涉国家安全的高度敏感区域,周边都会严防死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织和公民都有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如此正大严肃的场所,这名博主不仅翻越铁丝网,而且传播所谓的“攻略”,委实胆大包天,丧失了对军事重地起码的尊重与敬畏。

其实将此事结合大学生夜游火车站被电伤一事来看,可以发现,随着“种草”“打卡”成为一种新生活概念、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一些人的野心是不断变大的,兴趣爱好也不断独辟蹊径,旁逸斜出。这是为了标榜一种与众不同,展示一种生活态度,当然在一些博主那里,“新奇怪特”也意味着流量。

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人生态度不该被批评,追求流量变现也无可厚非,可这一切的前提是遵循社会的公序良俗,确保自身的安全,并且捍卫社会法则不被挑衅。

最近发生的几起类似事件,让很多人想到了2022年的彭州山洪事件。2022年8月,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附近突发山洪,导致7人死亡、8人轻伤。而悲剧发生的一个肇因,是一处“野生”网红地,几年来在社交媒体、“种草”平台的渲染下,成了承载人们“山系生活”的理想之所,受到年轻人追捧。但是,此地既不是被开发过的景区,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一旦发生意外,极其危险。这场悲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所以,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打卡入坑”,也并非任何体验都是可以拿来分享的美好生活。社交媒体、“种草”平台很多时候给人提供的是一种“滤镜下的生活”,它刻意忽视了那些粗糙的、不够光彩的甚至危险的一面,同时又放大了那些片面美好但又并非是全部真相的部分,由此带偏“不明真相的群众”,形成误解,导致误判。

这就要求,一方面,对于打卡“种草”的人来说,不被规则允许的地方要远离,可能造成不良传播后果的内容也不宜上传;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要谨慎跟风,对陌生人的“种草”增强辨别力,切勿轻易“入坑”。网络内容泥沙俱下,澄明的认知是稀缺品,每个人都要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警惕。

不得不提的是,承载这些内容的流量平台也要肩负起自身责任。那些“种草”的图文视频、可观的用户点击,是平台生态的核心资产。在流量冲动下,平台可能放松审核,放任良莠不齐的内容登堂入室。这就要求,平台应该履行好主体审核责任,做好风险提醒,健全事前筛选、事中阻断、事后惩罚机制,将真正承载美好生活的“好内容”推送给用户,让那些是非不分的“坏内容”,失去生存空间。

应当明白,现代社会并非一尘不染的纯净乐园,网络空间亦是如此。但我们要尽量让好的一面充分彰显,不好的一面得以驱逐。而社会各界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线上“种草”形成共识,不违规,不逾矩,同向发力,守护美好生活空间。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