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难题
2020-12-16 03:12      作者:韩乔生     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韩乔生

昨日(12月1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足协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动静不小,除了对球员薪酬做出明确规定,还对各家俱乐部的名称提出了要求。

说真的看到“国内职业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出台的时候,不免还是有点感伤的。规定要求:俱乐部名称不能超过4个汉字;不能使用非汉字;不能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关联方的字号、商号以及品牌名;俱乐部名称不符合要求,不予办理新赛季的注册。那些二十余年的队名,就像那首歌词一样“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

首先中性名政策并没错,并非硬着头皮说的。因为确实初衷是好的,向欧洲百年历史的俱乐部看齐,希望中国足球变得更加规范。确实过去这些年,瞎改名的足球俱乐部比比皆是,但过于执拗于“中性名”并非职业化的体现,同时,简单的向欧洲百年历史的俱乐部看齐,有些太把自己当回事,属于癞蛤蟆上高速公路——愣充迷彩小吉普。

毕竟要学习人家,先得懂历史。欧洲众多百年俱乐部,最早都是由会员制转变过来的,即便到了现在依然还有会员制的俱乐部。说白了这些俱乐部明白钱是从球迷兜里出来的,所以尊重自然也是相互的!所以最初的队名能流芳百世!所以冠名不能出现在球队身上!更极端的巴萨,有一段时期球衣身上都没有冠名,红蓝成了最“洁白”的颜色。当然也有特例,德甲的莱比锡红牛,但你再看看他们的球迷,火烧球场,围骂俱乐部,比赛时喝倒彩。

既然不是会员制,为什么要搞“会员制”?遑论在全国范围内,反问那些非球迷的吃瓜群众们,提及上海申花、河南建业、浙江绿城还有谁会第一时间想起企业名字吗?天津泰达就更不一样了,这本来就是天津经济开发区的缩写啊!而国安早已不是中信国安控股,但新东家中赫集团还是依然尊重传统,并没有抛弃“国安”这两个字。其实这些名字早就超脱了商业的范畴,成为了城市的文化符号。

传统之所以成为文化,与起点无关。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初,需要借助企业的力量。但经历了中超二十多年的耕耘之后,那些名字早已成为了球迷心底的烙印,没有了商业的铜臭味。此外,品牌冠名的赛事、俱乐部,也并非中国足球的专利,世界范围比比皆是!便宜点的围棋、三星杯、春兰杯、LG杯都成了经典赛事;奢靡点的F1,车队名称亦有企业冠名,车迷们也没觉得不妥。

其实,足球本就不是一桩好生意,全世界都一样。不要被梅西和C罗的巨星光环所欺骗,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平均薪资在职业体育中并不乐观。数据显示,NBA球员平均年收入是639万美元,排名第一,MLB是439万美元,排名第三的居然是印度板球职业联赛的388万美元,英超只能屈居第四,西甲、意甲、德甲、法甲更是排在NFL和NHL之后。上网一搜就知道,中超这些年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难怪王思聪会说出“搞足球的都傻”这样的话,直接内涵了他的老子。

足协颁布的限薪令,是好事吗?看似确实给俱乐部减压了,但钱少了会直接导致职业联赛的影响力、商业价值下跌。对于刚刚经历“金元泡沫”“疫情危机”的俱乐部来说,这个政策几乎是杯水车薪,无法缓解根本的经营压力。因为现在俱乐部之间,已经不说引不引援的事了,而是在聊还不还债的问题。可讽刺的是,中国足球离不开商业的赞助。

中国足球该何去何从?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赛博”时代,年轻人被电竞、街舞、说唱等新鲜玩意吸引,足球想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本就举步维艰,这下可好,名字都直接干没了!钱也没了!裁判还没上过学。要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受到父辈的影响才爱上足球这项运动。可政策就像龙卷风,把仅剩的那点火苗熄灭了。

想想当初政策没出之前,新闻满天飞的时候,没事互骂的球迷居然自发地联合在一起共同反对中性名,喊出我们以我们的名字为荣的口号。这不就证明了,在中超短短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经有属于自己的足球文化了吗?

政策只是框架,触及不到根本。我承认光说不练假把式,导致现在很多政策执行的核心就是,干就完了。但理念这个东西是需要教育培养的,因为它更能深入人心,改变人们对于足球的态度。14亿人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这一句话说了快20年了,青训有多少基地?球场占地有多少面积?中小学联赛有多少场比赛?

外国的月亮怎么看都很圆,但也很远,倒不如家门口的阴晴圆缺。一味地效仿表面的光鲜亮丽,急功近利做表面工程,为什么不解决问题,总要给中国足球出难题呢?

作者系著名体育主持人

(编辑:孙明胜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