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黄金理财产品升温
2025-10-17 12:10      作者:慈玉鹏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近期,投资者对于增持黄金对冲金融市场尾部风险的需求逐渐加大。

在此背景下,多家金融机构发行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以迎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此类产品普遍采用“固收打底+期权增强”模式,既捕捉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弹性,又降低黄金价格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冲击。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结构性黄金产品设计需更注重波动管理,挂钩金价的衍生品或增加区间触发机制以应对短期剧烈波动。此外,部分银行结构性产品设有封闭期,提前赎回或面临高额手续费。除了黄金理财,投资者亦可关注其他类型“固收+”产品,例如“固收+优先股”“固收+可转债”等产品。

挂钩黄金衍生品理财产品集中发布

近期,多款黄金鲨鱼鳍固收类理财产品陆续发布。据了解,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产品,指的是产品挂钩黄金,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障碍价格,根据标的资产价格与障碍价格的关系来确定收益。当标的资产价格处于不同区间时,收益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因产品收益结构与鲨鱼鳍的形状相似而得名。

上述产品为“固收+”理财产品,通过构建固定收益资产与衍生品的投资组合,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基础收益,同时将小部分资金投资于挂钩黄金的期权衍生品,在风险可控的同时可以博取较高的投资收益,服务理财客户实现稳健参与黄金投资的需求。

普益标准研究院崔盛悦告诉记者,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普遍采用“固收打底+期权增强”模式,以配置固收类资产打底,同时以少量资金嵌入黄金相关期权,通过期权工具捕捉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弹性,既降低了黄金价格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冲击,又契合银行理财投资者“下有保底、上有弹性”的风险偏好。

以某款看涨策略挂钩黄金期权产品为例,该系列产品不低于80%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其预估固收资产收益投资于挂钩黄金的期权。若金价走势不符合预期,损失仅为期权费;若金价上涨并触发约定条件,则产品有望获得超越传统固收理财的增强回报。

当前,黄金理财产品的整体表现呈现特征是避险属性与市场波动性并存‌‌。尊彩黄金产业研究院院长吴龙告诉记者,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其价格在2025年保持相对韧性,尤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黄金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凸显‌。此外,市场波动性较往年有所加剧,例如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对金价形成短期压制,而通胀预期的反复则导致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策略更趋灵活。

吴龙进一步指出,‌产品分化与渠道优化是当前显著特征。实物黄金(如金条、金币)因保管成本高、流动性弱,更适合长期保值需求,黄金ETF凭借低门槛和高流动性成为散户主流选择,而黄金期货则因杠杆效应吸引专业投资者,但需警惕交割风险‌。金融机构通过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风险收益谱系,例如部分产品结合期权策略,在保本基础上捕捉金价上行红利‌。

黄金理财‌价格波动风险需警惕

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还将降息两次的预期升温,加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推高避险需求,国际金价延续涨势。10月15日,COMEX黄金盘中突破42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52%。

金价未来走势如何?吴龙表示,金价走势主要受四大驱动因素主导: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延续降息周期,实际利率下行削弱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中东局势及亚太竞争格局强化黄金避险属性。三是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保持高位,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四是美元指数疲软,2025年上半年,美元兑主要发达市场货币的汇率指数下跌了10%,其中对欧元的跌幅达13%,间接推升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技术面显示,金价2025年10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已率先触及4000.05美元/盎司关键心理关口,但短期超买现象有可能引发10%—15%的技术性回调,从而会‌对黄金理财产品形成结构性影响‌。

而金价高位震荡将重塑理财产品配置逻辑。在吴龙看来,一方面,实物黄金及黄金ETF的吸引力增强,尤其在经济预期不明朗阶段,其抗通胀特性将吸引更多避险资金流入。另一方面,银行结构性黄金产品设计需更注重波动管理,挂钩金价的衍生品可能增加区间触发机制以应对短期剧烈波动。此外,央行购金潮的持续将强化黄金作为长期战略资产的配置地位,推动机构投资者提高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黄金理财产品虽具避险属性,但作为一般投资者需高度警惕相关风险。吴龙表示,‌价格波动风险‌是首要考量。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上海黄金交易所2025年10月14日11点11分AU9999收盘价为947.6元/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及美元指数波动可能引发黄金价格的技术性回调,尤其挂钩金价的衍生品产品,可能因短期剧烈波动触发止损机制。‌同时,流动性风险也‌需要重点关注。实物黄金回购渠道有限,价差有点超百元/克。而黄金ETF虽流动性较强,但在市场恐慌时可能出现折价交易。此外,部分银行结构性产品设有封闭期,提前赎回或面临高额手续费。

同时,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吴龙表示,部分理财产品通过黄金租赁或远期合约增厚收益,若交易对手违约(如矿企或金融机构),可能导致本金损失。例如2025年某黄金理财爆雷事件即因底层资产关联企业债务危机引发。‌此外,政策与操作风险‌亦需要加强防范。央行购金节奏变化可能影响长期金价走势,而场外期权之类复杂工具若设计不当,可能因波动率计算偏差,导致收益不及预期。因此,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挂钩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化合约的产品,以降低操作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黄金ETF或积存金产品因透明度高、流动性佳,应当是更稳妥的选择。

崔盛悦表示,除了黄金理财,投资者亦可关注“固收+”产品,其核心在于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底仓提供基础收益,并辅以一定比例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或策略来增厚收益。这类产品契合了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寻求低波动、稳健收益的需求,尤其在利率下行和近期权益市场上涨的环境中吸引力显著。其中几类细分方向具有一定的特色,例如“固收+优先股”产品,以固收资产打底,搭配以上市银行为主的优先股资产,这类资产能提供较为稳定的股息率,且风险低于普通股,通过优先股的固定分红特性增强收益确定性。又如“固收+可转债”产品,依托高评级信用债等资产构建稳固收益底仓,同时配置兼具债性保护与股性弹性的可转债,既能规避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又能捕捉正股上涨带来的收益增厚。此外,“固收+公募REITs”“固收+红利”等多元化的策略,均延续“固收打底、适度增强”逻辑,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挖掘结构性机会,与当前投资者稳健求增的偏好较为契合。

(编辑:曹驰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