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县域、发力科技 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超1.38万亿元
2025-07-16 08:07      作者:郑瑜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七年面向社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

截至2024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13848.59亿元和13456.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业务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成为提振消费重要的金融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务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在普惠金融领域成果显著,县域客户服务人次突破8500万;科技赋能成效突出,行业累计技术专利超1200项,通过数智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与覆盖面,在支持实体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动力。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了解到,在服务质效提升的同时,机构在获客成本、人力成本控制等难点上也进行了探索。

服务县域客户8543万人次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的精准滴灌。

“粗放地通过信息广告、互联网平台嵌入式导流等模式获客已经愈发昂贵,头部互联网巨头平台获客人均成本已经推升至1000元以上,甚至有的平台人均获客成本超过1400元。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流量进行了更充分的利用,有一些不在我们客群目标的用户,我们会选择输出给其他定位此群体的同业机构,这也是公司发展更加走向精细化的表现。”有腰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总资产规模排名行业前十的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表示,面对获客成本的困境,公司正在尝试“去中介化”。“我们选择主动去向一些新市民、县域居民进行营销产品,争取提升公司自营比例。”

《报告》显示,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金融体系必要有益补充,坚持下沉市场和长尾客户的客群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专营化小型消费金融机构特色,重点支持新市民、县域居民等群体的合理消费信贷需求。

在数据上,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累计为8543万人次的县域客户提供了产品丰富、可得性更高的普惠金融服务。

根据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金”)提供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其服务新市民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09.46亿元,累计服务新市民客户1078.16万人次。

中原消金表示,公司与大股东中原银行进行业务协同,依托中原银行在河南省内的网点、人员、渠道等优势,积极发力线下贷款业务,在郑州、洛阳、新乡、许昌等地组建了线下专属服务团队,坚持去“中介化”,将消费金融服务嵌入农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场景。

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基于对普惠客群信贷困境的研究,公司推出以“自信”“自愈”的“自服务”体系,完善客户增信机制,创新贷后管理方式。其中,“自信”服务支持信用不足的客户提交个税、公积金、收入数据、各类账单等多种品类证明实现“自主增信”,已为超过1500万名客户降价或无条件减免利息。

根据《报告》统计,2024年,25家消费金融公司为187.66万客户减免利息32.19亿元,15家公司为12.86万客户延期还款24.39亿元,27家公司维护客户征信2.48万人次。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入帮扶资金612.34万元。

行业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

“由于线上小额分散的特征,注定使得消费金融公司无法负担过高的人工成本。如何能够实现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始终是困扰消费金融公司的问题。”一位从业者坦言。

该从业者所在的消费金融公司,每笔贷款平均在3400元左右,他表示,单笔客单价小、数量多的小额信贷的沟通成本十分昂贵。“客户反复投诉的问题常有发生,还有客服人员与客户在沟通过程中无法控制情绪产生争吵的问题。”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为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消金”)对记者表示,公司于今年6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集中提交了7项发明专利申请,以技术创新突破驱动数字金融服务升级。

湖北消金表示,此次申报的专利广泛覆盖智能风控、信贷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两项专利针对智能客服系统进行深度优化,实现服务水平的大幅跃升。借助算法与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客服系统呼入接通率显著提升30%,可同时支持300以上座席(含催收座席)高效运转,平均每月处理案件量超过20000件,有效缓解人工客服压力,大幅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为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中原消金亦在近年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4年度申请专利70项,申请应用系统软件著作权30项,新增专利证书39个。

记者从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金”)处获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风控和智能测试等领域,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146项,其中已授权数104项,并成功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1项。

差异化获客方面,中邮消金向记者透露,截至6月底,公司已通过百行征信、朴道征信接入多维度涉农数据,丰富客群画像,引入“中和农信”等专业合作机构,通过三方合作模式定向获客,提升涉农业务规模。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