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忠芳 常州报道
5月15日至1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九号公司(689009.SH)的全球研发生产基地常州工厂,陆续参观了SPS全地形车、电动滑板车、智能割草机器人、电动两轮车等产品的生产厂区。其中,在电动两轮车工厂总装车间里,记者看到12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繁忙生产的景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每年的第二、三季度是电动两轮车的销售旺季,工厂的年产能已经从去年的250万台增加至今年的500万台。”
根据九号公司的2024年财报,电动两轮车业务是该公司的第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的销量约260万台,实现72.11亿元的收入,在总营收中的贡献占比为50.8%。截至5月15日,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在国内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最近一个百万台出货量的达成仅用了两个月。
在走访九号公司常州工厂期间,本报记者还就业界关注的全球化战略、电动车新国标、市场竞争趋势等问题,采访了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和九号公司副总裁、董秘徐鹏。
平均每小时生产140台电动车
九号公司的常州研发生产基地主要分为三大厂区——短交通和机器人工厂、九号电动工厂、SPS全地形车工厂,分别于2015年、2019年、2018年落地建设。其中,九号电动工厂负责智能电动两轮车产品的研发生产,整个厂区的建筑面积为58万平方米,电动工厂整体产能在今年年底将达到50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3月,九号公司的华南基地珠海工厂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年产能可达200万台。也就是说,届时九号公司智能电动两轮车的总产能有望扩充至700万台。
九号电动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建设了一套智能化的生产制造流程管理体系。例如,在总装环节,不同于传统生产模式,整车制造全流程监控系统MES可对每一个关键零部件进行编码溯源,实现一机一档的数字化、端到端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这意味着,每辆车的关键零部件都有独立的电子档案,以确保产品品质,出现问题也能立即溯源,并确保每个零部件能被正确组装。得益于这套智能化的数字系统,一台电动两轮车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下线仅需30秒,产线平均每小时可生产140台电动两轮车。
2024年财报显示,九号公司的智能电动两轮车销量为259.89万台,同比增长76.61%,毛利率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中国区的专卖门店增加至7600家。另据该公司2025年一季报,电动两轮车销量达到100.38万台,实现营收28.62亿元,同比增幅为141%,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56%。
“电动两轮车市场是具有季节属性的,往往第一季度属于淡季,但今年第一季度销量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而且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实现了236%的增长,预测接下来的第二、三季度旺季可能也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高禄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以及标准实施后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当被问及新国标对于电动车企业的影响时,徐鹏向记者回应,电动车新国标在11项主要技术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这对于九号公司来说更多的是在产品设计端和供应链端做一些调整,对于生产线来说调整相对不大。在新国标落地实施前后,九号公司也会陆续发布一些符合新国标的新产品。
海外营收贡献超四成
全球化战略也是九号公司备受业界关注的重点,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为Segway——源自2015年全资收购的“平衡车鼻祖”Segway,产品布局覆盖电动滑板车、SPS全地形车、智能割草机器人三大品类。
财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海外营收为57.22亿元,占总营收的40.7%。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九号公司的全球电动滑板车累计出货量超过1400万台。
第三方机构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按2023年各企业自有品牌电动滑板车销售额计算,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电动平衡车累计出货超400万台。2022年起在海外开售的Navimow智能割草机器人,目前已服务全球超过17万家庭用户。
据悉,九号公司海外市场主要在欧洲、美国、澳新、日韩等市场。其欧洲市场已入驻线上线下主流渠道,美洲、亚太市场线上已入驻Amazon、MediaMar等电商平台,线下已入驻Costco、沃尔玛、百思买、Big5等大型连锁商超和户外运动连锁店。除此之外,九号公司还在荷兰、德国、美国、韩国等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通过与本地电商平台和区域分销商合作,以拓展自主品牌的销售渠道。
“全球化像一个不断进化的生命体,原有的所有秩序都在进行重塑,尤其是产品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服务链路越来越扁平化。”高禄峰表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的角色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从中国的制造向智能制造、品牌输出转化。九号公司的全球化策略是在不同海外市场建立本地化的产品政策、供应链及营销网络,根据不同品类来整合不同的资源,从而提高全球化的组织管理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