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进鹏:建设教育强国 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
2024-09-27 03:09      作者:孟庆伟     来源:中国经营网

怀进鹏01.jpg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动员令,这是我们未来11年的宏大目标和努力方向。”9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如是表示。

9月9日—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清晰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图景。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六大特质,即“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26日,怀进鹏及三位教育部副部长就如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回答了媒体提问。怀进鹏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要让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彰显,让教育的人民属性更加鲜明,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围绕“人才竞争力”,在发布会上,怀进鹏等负责人多次提到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包括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适配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区域发展所需,以及要完善相关的适配机制。

“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

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怀进鹏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

为此,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教育部将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特别是通过启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怀进鹏强调,教育部将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

此外,教育部还将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据介绍,在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教育部将通过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支持高校更有效地发展;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融入到学科交叉和基础研究中,为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创造源头。

同时,教育部正在建立有效机制,创造技术转移转化的良好生态。近日,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同启动了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的建设。这也是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据了解,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以南京市、苏州市为核心承载区,首批遴选20所高校参建,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等领域,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中心”。

按照计划,双方力争通过五年左右努力,将中心打造成为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活力活跃、转化机制畅通、创新生态开放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

而为了实现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教育部还将支持鼓励一批青年教师深入到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中,同时在评价体制改革和优化中支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成不变的机制,但我们试图通过这样几步,先建立结构、形成生态,以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活力、发展竞争力。”怀进鹏说。

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服务国家战略所需,人才是关键。

怀进鹏表示,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更有效地提升新质生产力,更有效地激发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部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卓越工程师是2021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四支战略人才力量之一,这次会议也推动形成了卓越工程师(也称“工程硕博士”)培养方案。

怀进鹏表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正是以实现技术创新为基础,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国家战略型人才。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已取得喜人成果,第一批硕士生已经进入企业实习,博士生已经进入到产业当中。

“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对于推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发挥“双一流”高校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产教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深度参与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作为原动力,来提升工程硕博士培养质量。

一方面,教育部不断深化重构工程师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产教融合这一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调动产业界和高校这两个积极性。

目前,教育部会同国资委,共同支持“双一流”高校联合中央企业建设了两批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同时,在国家部署的三大创新中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共同推进支持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教育部还与工信部、国资委、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合作支持产学研,支持大学、企业、国家科研机构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

“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产学研协同、国家部门协作、大学与地方和研究机构共同构成的网络体系和组织架构。”怀进鹏说。

另一方面,教育部还创新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机制,从招生到培养过程当中的课程体系、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导师的结合,从评价标准到最后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和界定,对建立起产学研全链条体系、全要素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开辟了重要路径。而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实现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贯通式培养”,则可以更好培养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此外,教育部还重点突破工程师培养关键环节,组织“双一流”高校聚焦18个关键领域,联合企业共同建设200多门核心课程。同时,在队伍培养当中,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聘任了2万多名来自企业的老师,这是在研究生培养、工程师培养当中一个成建制、有组织、有目标的产学研合作重要方式。

据了解,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学位法》明确,把对工程硕博士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拓展为实践报告、专利和创新成果。

怀进鹏表示,这对评价标准体系来说,是改革的重要突破。“这些方面,对于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提供了法律依据,做到了改革于法有据,成为我们破除‘唯论文’的评价指标,把价值贡献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特别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出选题,与大学一起研究。三年来,大概有5000多个来自企业界的真实问题。”他说。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部还将发布中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工程教育提供中国方案。

动态调整学科专业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建设教育强国,本科专业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成色。

目前,全国本科高校有1308所,本科专业包括12个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数有6.2万个。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仅今年,我国就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空前。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按照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的要求,在三个适配度上下功夫:

一是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其中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特别要提高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更加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二是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今年年初,教育部在黑龙江、浙江、河南、重庆、陕西等省市开展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吴岩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三是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将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智育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强化核心素养培育。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