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组建新政府,美国狼狈结束一个时代
2021-09-08 10:09      作者:孙兴杰     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孙兴杰

阿富汗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9月7日,塔利班宣布组建新政府。

就在一周多前,美国最后一架军机离开了喀布尔机场,塔利班鸣枪“欢送”。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演说,第一句就是,美国结束了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对于拜登来说,8月过得太玄幻了:上半月,他推动的财政支出计划在国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半月,美国“西贡陷落”“逃离德黑兰”等历史剧情在喀布尔重演。美国在半个月时间里,从喀布尔撤离了12万人,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在恐怖袭击的威胁下落下帷幕。对美国来说,20年似乎是一个轮回,拜登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中最为尴尬和耻辱的时刻。结束阿富汗战争,这个过程历经了美国三任总统,世界头号强国要结束一场战争为什么这么艰难?

拜登不愿意将自己的演讲视为“战败阿富汗”的演讲,而是努力将“喀布尔时刻”描绘为拜登政府“终战”胜利的演说。美国在半个月时间里撤出了12万人,拜登认为,即便美军再多待十天,也不能将所有想离开阿富汗的人都带走。对拜登来说,结束阿富汗战争,没有合适的时机,也不可能有什么体面。这场持续了20年的战争,美国花费了2万亿美元,2461人死于战争,包括最后几天死于喀布尔恐怖袭击的13人。美国撤军行动是成功的,但是阿富汗战争是失败的,这或许是拜登演说中的“难言之隐”了。拜登不断强调,是时候结束阿富汗战争了,这场战争的结束不只涉及到一个国家,而是要终结一个时代,美国要面对2021年的世界,而不是纠缠于2001年开启的战争。

《华盛顿邮报》认为,拜登主导了一次可耻的撤军,20年前美军推翻了藏匿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权,现在塔利班不仅重新掌权,而且更加强大。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标是什么呢?“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在一场国会联席会议上宣布发动一种新型战争,即“反恐战争”。反恐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空袭等,小布什在2001年9月16日去教堂祷告之后,下定决心发动战争,“这次,我们要派出地面部队,然后一直把军队留在阿富汗,直到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被赶跑,一个自由的社会慢慢出现。”换句话说,小布什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已经将改造阿富汗,建立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社会”作为重要目标。此外,美国发动反恐战争的时候将伊拉克作为重要的目标,沃尔福威茨、拉姆斯菲尔德等军方高官最重要的目标并不在阿富汗,而是伊拉克。拉姆斯菲尔德曾说:“对付伊拉克是我们反恐议程中的重要事项。”2001年12月,阿富汗战争基本接近尾声,2003年美国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到,阿富汗战争的三重目标在于反恐、改造阿富汗以及大中东地区的民主改造计划。20年之后,美国一个目标都没有实现,《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美国没有击败塔利班,也没有在阿富汗创建正常的民主体制,没有能够阻止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传播,甚至也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方式撤出。

战争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战争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三位一体”:“一是战争要素原有的暴烈性,即仇恨感和敌忾心,这些都可看作是盲目的自然冲动;二是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它们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三是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战争因此属于纯粹的理智行为。”从阿富汗战争来看,美军主要是在第一个层次进行了漫长的战争,虽然小布什以及后来的总统否定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复仇,但是美国社会最初对小布什以及阿富汗战争的支持主要来自于复仇心理。从战争的第二和第三个层次来说,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算是失败了,而且一再错失结束战争的机会。克劳塞维茨说,“胜利者不是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彻底打垮敌人的。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是大量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拜登在演讲中,依然重复着“胜利”的话语,美国在半个月撤出12万人,的确体现了美军的行动能力,但是一个个胜利,最后变成了一个苦涩而又不得不承认的战略性失败。在20年之间,美国如何越过了胜利的顶点,而最终陷入了失败的泥潭呢?

第一个胜利的顶点是美军及其阿富汗的反塔利班力量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推翻塔利班政权,占领了喀布尔,这是一场存在好几个“代差”的战争。美军在阿富汗不过5000多人,就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把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打到了山沟。美国及其盟国在德国波恩召开会议,在此期间,塔利班与美国扶植的卡尔扎伊取得联系,但是,波恩会议上并没有塔利班的位置。与塔利班的谈判,直到2018年才开始,换句话说,美军在最初3个月取得的胜利成果就可以实现比较体面的撤退,让阿富汗各方重组政府。

第二个胜利顶点出现在阿富汗首次选举之后,选举产生了总统和议会,开启了阿富汗国家重建的进程,但是此时美国已经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之中。美国在“二战”后形成了一个迷思,关于在日本、德国成功的迷思,通过军事占领、经济援助,将战败国变成美国的战略支点,这样的迷思也被投射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错失了胜利的顶点,塔利班在阿富汗没有消失,并且外溢到他国,又在阿富汗复苏。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变成了驻阿美军、喀布尔政权和塔利班组织之间的三方博弈,美军和喀布尔政权占据了城市,而塔利班在农村地区再次复苏并且不断扩大。

第三个胜利顶点是2011年5月1日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本·拉登,这算是复仇之战的胜利顶点,但这一事件本身也透露出阿富汗战争的转向,从阿富汗战争变成了“阿富巴战争”,另外,美军在阿富汗进行的“平叛”意味着美国要在阿富汗进行“国家建设”的任务。以战争方式在阿富汗进行国家建设,无异于铁丝捆豆腐,小布什在卸任之前到访阿富汗,看到了阿富汗的地形地貌之后,也明白美国的战争目标为何不能实现了。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在《论大战略》一书中说,“空间是愿景与现实的交汇之地。”阿富汗这个特殊的空间不仅是“帝国坟场”,更是“帝国跑马场”,千百年来,各方力量来来往往,没有“沉淀”下政治权威的框架和组织,美国的金钱、军力就沉陷于这样的空间之中,绵延了20年。

20年,一个个胜利顶点溜走,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了战争,最终在恐怖袭击的压力之下狼狈撤军。恐怖主义的威胁没有消失,而是不断扩大和升级,从阿富汗到北非,恐怖主义再次回潮和活跃。拜登从阿富汗撤军,不仅要结束这场消耗美国国力的持久战,还要结束一个时代,随后将美国带入大国竞争的世界,但是,恐怖主义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威胁并没有因为拜登的“鸵鸟心态”而消失。

作者为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