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东西方:大选活剧与石油冷战(上)|隔岸红尘
2021-02-01 01:02      作者:谭洪安     来源:中国经营网

开栏语:“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此乃晚唐五代诗僧乾康传世之作。默默无闻、其貌不扬出家人,某日拜会自恃位尊才高地方长官,备受冷遇,即兴赋诗,意蕴深长。

千载悠悠,殷鉴未远,世事如棋局局新;当今时势烟尘弥漫,环球同此凉热;文化冲突,纷争歧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局者迷,旁观者清,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本栏目将重温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若干热点事件亲历者、国际时事专家及传媒业前辈等留下的回忆、报道与观察、思考,尝试从中得到有价值的启发借鉴,让我们自己能更清醒地面向未来。

“我终于懂得,这些人大都是在各种事件和政治势力推动下崛起的,而非凭个人的本领。”

大约四十年前,西奥多·怀特在谈论那些支配美国政治达二十五年之久的人物时说道。那是1982年,这位即将度过半个世纪传奇职业生涯的记者,又有一部力作面世:《美国的自我探索:总统的诞生(1956—1980)》。该书扉页题词赫然引人瞩目:献给费正清。

费正清的大名,每一位粗略了解西方的中国问题研究,对近现代中美关系史感兴趣的学生,都如雷贯耳。怀特是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历史系悉心栽培的得意门生,怀特自己也有一个颇为意味深长的中文名字:白修德。

这位战地与政治双栖新闻人,初出茅庐即毅然奔赴抗日烽火中的异乡,结下十年“中国奇缘”,1944年10月曾亲赴延安采访。后来他因此遭受麦卡锡主义(20世纪50年代初泛滥美国的反共狂潮)肆意攻击,列入“黑名单”而被迫远走欧洲。这些往事我们并不陌生,今天不妨先跟随其脚步,分享一段他后半辈子艰难回归故国,目击世变现场的奇特经历。

1956年,三年前刚获准回到美国并决心由战地报道转投政治新闻领域的怀特,是赶到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采访当年美国总统初选前最后一个周末动向的七位记者之一。当时他和同行们一样,都是安步当车,靠两条腿争先。那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C)也各派出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快速拍摄“新闻镜头”,不过没多久他们就走了。

二十四年后的1980年,同样的总统初选场合,怀特注意到,CBS和NBC各派出了足足一百五十人,包括技术人员,美国广播公司(ABC)到场人数也大致相等。

1956年,只有一位总统候选人即埃斯蒂斯·凯弗维尔,亲临新州最大城市曼彻斯特。1980年的这次周末,却有九位候选人亲自或派夫人到来。过去的七人记者远征团,包括美联社、合众社、《波士顿环球报》各一人,加上曼彻斯特当地报纸的记者,怀特是唯一的杂志记者,受《时代》周刊派遣。直到那年初选前最后一个周末,《纽约时报》派波士顿分社主任约翰·芬顿才来到曼彻斯特,以全国性大报的威望使这一天增色不少。而到了1980年,《纽约时报》派往这个小州的记者一度同时有九人。

1956年,跟随凯弗维尔徒步跋涉在雪地污泥之中进行采访的记者寥寥无几,1980年已增加到四百五十人。据怀特估计,把传播媒介工作人员包括在内,也许总数达一千人。所有这些人都是来集中报道星期六晚上的重要新闻:共和党的两位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与罗纳德·里根面对面地进行辩论。怀特本人为此连夜从60公里外的多佛赶过来。他后来回想,觉得那场辩论“堪称为传播媒介界大事的一个范例”。

总统初选辩论在新罕布什尔州纳休阿中学体育馆内进行,里面挤满了人,看起来是研究社会问题的老师要求学生来看一看,总统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学生们做了很好的准备,不是大喊大叫“里根、里根”,就是大喊大叫“布什、布什”,好像在为两支篮球队比赛加油。

然而,这些现场观众不过是舞台布景而已。实际的东西在大厅右侧和前面,那里驻扎着各广播电视网和许多国家的十多二十组摄制人员,准备拍摄有关美国情况的生动镜头。没有哪家电视台打算转播辩论的实况,只有一家广播电台这样做了。但拥挤的传播媒介人员席,却让那些到场的年轻小伙子和他们的父母感到兴奋,面对密密麻麻的“长枪短炮”,各党派的青年人重复呼喊着他们所支持候选人的名字。

1968年大选缩略图.jpg

美式选举秀:1968年总统大选,助选啦啦队举着各自支持的候选人尼克松和汉弗莱的名牌争奇斗艳,类似的戏码多年来反复上演。

怀特敏锐地发现,摄像机之外,后台密室里正上演另一幕活剧,里根竞选团队的几位经理人,已使乔治·布什落入了圈套。是他们支付租用这间大厅的费用,并邀请布什前来参加,但布什接受的邀请,只是以当地报纸《纳休阿电讯报》名义发出。

据说布什小心谨慎地同意了该报提出的条件:一对一,面对面。可是共和党的其他候选人却提出抗议,也要挤进摄像机的镜头。原来里根的人欺骗了布什的人:他们决定邀请所有的人都来大厅参加辩论,而布什对此一无所知。

耐心守候在一旁的怀特,为我们留下了当晚鲜活的现场画面:

一切都是在幕后进行的,但摄像机前各方人物的界线却很分明,乔治·布什独自一人走上讲台坐下,板着脸孔,看上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罗纳德·里根大步走进来,后面跟着四个人,像小孩跟着他们的童子军队长那样恭顺地走着,这四位是当年美国相当著名的国会议员——安德森、贝克、克兰、多尔。

里根坐在左边,仪态大方,布什坐在右边,神情严峻。中间坐着名义上的主人、《纳休阿电讯报》执行编辑乔恩·布林。后面四个人没座位,站在那里很不舒服,不时挪动一下身子,他们也希望成为美国总统。摄像机开始拍摄,观众为意料之外的情况所振奋,开始喝彩、吹口哨、发出怪叫声。

接着发生了一个不会超过九十秒的戏剧性场面。罗纳德·里根伸手去拿话筒,想要解释一下突然出现的这个局面。布林厉声对技术人员说:“把里根先生的话筒关掉。”里根于是从椅子上弯身一下子夺过话筒,怒气冲冲地喊叫道:

“我已为这个场面付了钱,我还要为这个话筒付钱?布林先生!”

这一争夺,这一风度,这一戏剧性表演的流畅自如,是排练几十遍也做不到的。这是一个愤怒的公民在捍卫自己的权利,是怒气冲天的驾车人拒绝接受骑摩托车警察的警告,是工人与管理部门顶嘴。工人阶级的观众发出了欢呼。

布林不得不改变态度,答应在辩论之后给站在那里惴惴不安的候选人,每人两分钟阐述各自的主张,这样才恢复了秩序。观众还在喊道:“给他们椅子,让他们坐下,让他们发言!”一位长得丰满的年轻妇女,从楼上用伤感歌手般的声音一再喊道:“不公平、不公平!”

事后怀特对此所作的评论发人深省。他认为,这次辩论的其余部分不过是表面文章,没有多大意思,在大厅外听辩论的当地选民寥寥无几,但摄像机却抓拍下了关键一段:早年出身好莱坞的罗纳德·里根爆发出强烈而又有控制的感情。

关于这场辩论,到星期六很晚时才对外发出一条小消息。从星期天到星期一晚上,整个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地区,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由北至南包括6个州,其中马萨诸塞州又称麻省,首府波士顿是本区最大城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名校云集)乃至全美的电视节目都充斥了同一条新闻,但只字不提那短短九十秒钟里,里根发起的对辩论组织者的强烈抗议。

怀特跟大多数记者一样,匆匆离开会场回到旅馆。他发现在酒吧间里,各色政客和总统候选人也刚刚赶到,开始热情地讨好这群“新闻界的朋友”,就像二十四年前记者热情地讨好他们一样。但是没有哪家全国性大新闻机构报道了辩论中提及的实质问题,似乎谁也不在意。

四十八小时以后,怀特才从电视新闻里得知,罗纳德·里根已经在纳休阿中学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共和党的提名,因为里根情不自禁地向摄像机提供了九十秒钟的戏剧性插曲。这位在太平洋彼岸遥远的异国他乡见证过太多战火和苦难的“门外汉”忍不住感叹道:

“那是二十四年前绝对想象不到的一个世界,在1980年这次初选之夜,我才明白,总统初选是怎么选出来的。”

(编辑:谭洪安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