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手背后的大国阴谋
2018-09-13 01:09      作者:雪珥     来源:中国经营网

       编者按/甲午战争绝不仅仅是中日双边冲突的产物,而是国际关系持久大博弈的结果,它与当时的英、俄、法、美、德等大国博弈和全球战略息息相关。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长期以来着眼于中日双边关系,对大国博弈着墨很少。雪珥这个系列,试图在这方面一探端倪。
        中国终于开始展示军威了: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全军出动,从西到东,逆时针巡游朝鲜半岛。
        自明朝抗倭战争之后,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济州海峡亮剑,也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在危机海域亮剑。
        1885年,远东最为强大的海军舰队,悬挂着黄龙旗,驰骋在北太平洋之上……

        巨文岛危机
        这一切,开始于巨文岛危机。
        巨文岛,位于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要冲,与对马岛一样,既控制着日本对朝、对华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控制着俄罗斯南下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英国人将它称为汉密尔顿港(PortHamilton)。
        这一年的4月15日,英国远东舰队派出3艘军舰,突然占领了巨文岛,并在岛上修筑了永久性的炮台工事。对于这个岛屿,英国人垂涎很久,早在10年前(1875年),日本人曾试图染指该岛,在英国的坚决反对下缩手。
        英国之所以选在此时动手,其目的还是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核心:遏制俄罗斯南下。一个月前(3月18日),俄国军队向英国殖民地阿富汗的北部地区发起攻击,击溃了阿富汗守军,史称潘贾德事件(Panjdeh Incident)。英俄两国剑拔弩张,全面战争可能一触即发。英国担心俄国将抢占朝鲜永兴湾,因此先下手为强,占领巨文岛,试图一举两得:既在远东牵制俄国的兵力,舒缓自己在阿富汗受到的巨大压力;也未雨绸缪,堵上俄国自朝鲜海峡南下的通道。
        俄罗斯在远东地区,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其焦点就是朝鲜。1884年,俄罗斯与朝鲜签订了《朝俄修好通商条约》《朝俄修好通商续约》,两国正式建交。对于俄罗斯势力的进入,朝鲜表示了相当的热情,以期平衡中日之争。
        也是在这一年,日本人策动了朝鲜的“甲申政变”,却因袁世凯的当机立断,被彻底粉碎,朝鲜亲日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中日之间的战略摊牌,因此延后了十年。俄罗斯在此时进入,一方面试图利用朝鲜亲日的“开化党”进行反华,另一方面利用朝鲜亲华的“事大党”进行反日,左右开弓,以图扶持亲俄力量。俄国人的收获相当不菲,朝鲜国王及王妃都对俄罗斯有相当好感。
        英国人占领巨文岛,令俄罗斯措手不及,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远东地区,俄罗斯的力量毕竟远不如经营多年的英国,不敢正面抗衡,只好逼迫朝鲜和中国。对于朝鲜,俄罗斯提出,要拥有与中国、日本同样的出兵权;对于中国,俄罗斯则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中国实际上默认了英国对巨文岛的占领,要求也占领朝鲜的一些岛屿。
        在各方势力逼迫之下,朝鲜派出代表前往天津,拜访主管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而吊诡的是,英俄的行动,亦令日本相当不安,它绝不希望“使日本近海成为争夺之焦点,东亚和平殆不可保”(日本驻朝代理公使近藤真锄信),更不愿意俄国插手朝鲜事务。然而,此时的日本绝无实力对抗英俄,因此,它试图与中国合作,鼓动中国对朝鲜事务进行积极干涉,甚至表示,如果英俄继续侵占朝鲜,则中日可以联合行动。日本还建议中国政府,将此前软禁在天津的朝鲜国王生父大院君释放回国,以牵制朝鲜国内的亲俄派。
        对于英国占领巨文岛,李鸿章最初的确乐观其成。他指出:“英暂据此备俄,与朝鲜、中国皆无损。”“朝鲜近患在俄与日,而俄、日畏英水师之强,亦未如非朝鲜之屏蔽。”这是将英国当作抵御日俄两国的重要盟友,只要英国还认可朝鲜是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对英国占领巨文岛就不进行干预。
        这个思路,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认可,日后在甲午战争中,高层曾动议将台湾岛主动租借给英国,也是同一思路。应该说,相比日俄,英国基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主要是经济利益。而英国的战略核心是遏制俄罗斯,正因如此,中国在此前的20多年里,实际已经成为英国的盟友。
        英国人似乎不想让中国难堪。占岛初期,英国就表示,希望签订一个条约:“英据该岛,中朝允不阻难,英据一年后,察该岛岁税若干,每年以税归朝鲜,派费若干送交中国,作为贡款。”这一建议,经由中国驻英公使曾纪泽传回国内,遭到严拒:“属国之地,岂可由我许其占据。且于中取利,尤非政体。”其实,英国此举有些画蛇添足,确是败笔。对于英国占岛,中国不可能公开认可,只能装傻默认,以形成对日俄的牵制。英国人将这种可做而不可说的猫腻摊到台面上,中国自然就只能高声抗议。
        朝鲜形成了“多方博弈”,英、俄、中、日四国,及朝鲜国内的亲华、亲日、亲俄三大派系,捉对厮杀。在俄罗斯的强压下,中国无法继续骑墙,因此,李鸿章开始主动出击。他首先要求俄国政府公开声明,宣布俄国对朝鲜无领土野心。这实际上是一个连环保证:俄罗斯“切实担保日后不取朝鲜土地,中国自可据俄国所担保者向英国担保。”毫无疑问,也正是英国人所需要的。在得到了俄国人的保证之后,英国表示接受中国的要求,从巨文岛撤兵。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堪称成功的外交战:首先,利用英国遏制了俄罗斯在朝鲜的扩张;其次,利用这次危机给一心向俄的朝鲜高层以一个教训,此后朝鲜基本回到“事大”亲华的道路上;再次,利用俄罗斯的强烈反弹,确保巨文岛未被英国实际攫取,维护了朝鲜的领土完整;最后,是在整个事件处置中,将日本撂在一边,大大地削弱了朝鲜半岛的日本影响力。
        在交涉过程中,无论英国还是俄国,都要求中国政府确保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安全通行。李鸿章因势利导,下令北洋水师出动,武装巡游朝鲜半岛,这既是对英俄的安抚,更是对日本的示威——李鸿章早在1870年就清醒地认识到:“日本近在肘腑,永为中土之患。”北洋水师的兴建,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日本侵占琉球的刺激,李鸿章在1881年坦承:“今之所以谋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驾驭日本起见。”
        自1875年开始建设北洋水师以来,十年间,北洋舰队具备了基本的雏形,除了英国制造的巡洋舰扬威、超勇之外,德国制造的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军舰之一定远、镇远舰也在1885年开始服役。大清国正在迅速跻身世界海军大国的行列。
        北洋舰队在巡游之前,于1886年5月14~25日,在天津口外的渤海湾举行了大规模实战演练及阅兵。这是北洋海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演习。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派出了海军衙门总理大臣、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奕    ,代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亲临现场。演习总司令、海军衙门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全程陪同。
        军演之后,北洋舰队在提督丁汝昌率领下,沿朝鲜西海岸南下,经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继续巡弋朝鲜东海岸,随后访问俄国海参崴军港。巡弋结束,舰队需要进行涂油维护,而中国自己的旅顺军港尚未完工,李鸿章决定舰队前往长崎的三菱造船所进行维护,顺便访问日本——实际上,是要向日本展示武力。
        北洋舰队于1886年8月1日开进了长崎港,随后因官兵与当地商户发生纠纷,日本警察与民众伏击了手无寸铁的北洋官兵,酿成惨祸。中国政府在优势武力的保障下,在善后谈判中压制日本,取得了较好的谈判结果。而此举深深地刺激了日本,其开始节衣缩食,大力兴建海军,并在10年后的甲午年与中国决战。

        克里米亚危机

        其实,英俄之间的博弈,及其对远东局势的影响,至少要追溯到30多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856年)。
        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的主要矛盾,就从英法竞雄,转变为英俄争霸。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是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积极扩张,导致与“老大帝国”土耳其的战争。战争在1853年爆发后,英、法、撒丁王国等相继加入土耳其一方,对俄宣战。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唯一的一场欧洲大国悉数卷入的战争,也是英俄第一次正面交锋,史称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米亚战争的战场,甚至远达东北亚地区。
        根据美国学者John D. Grainger的研究,彼时的英国,曾经向中国政府提议建立中英同盟,共同对抗俄国。但是,当时的大清帝国还深陷在太平天国动乱的泥沼之中,无暇顾及如此遥远的大国博弈,因此不了了之。
        1854年,交战双方在靠近中国的堪察加半岛发生激战。勘察加是俄罗斯在远东的最重要基地,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建于1740年。英法联军在1854年8月30日攻击该地,总共动员了巡航舰3艘、蒸汽巡航舰1艘,轻巡航舰1艘、两桅横帆船1艘和汽船1艘,配备火炮218门,2600名舰员和陆战队。英法联军此举,实际上是佯攻,为的是牵制俄军兵力,减少克里米亚的压力。这场战斗,史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包围战(Siege of Petropavlovsk)。
        克里米亚战争,引起大清国的高度关注。
        1854年6月23日(咸丰四年五月二十八),两广总督叶名琛与广东巡抚柏贵,在向中央报告英国派人前来要求修订条约时,同时向中央报告了克里米亚战争概况。同日发布的圣旨指出:“俄罗斯夷兵,欲与英夷寻衅,难保不另蓄奸谋。该夷蛮触相争,与中国原不相涉。该督等但当密饬各海口炮台将弁,严行防守,毋稍疏懈。”(《筹办夷务始末》,下同)
        当俄罗斯舰队通过黑龙江,增兵勘察加半岛时,圣旨则指出:“此次俄罗斯乘船拥众,由黑龙江东驶,其所称与英夷争岛之语,未可尽信。”要求黑龙江驻军查清“该国船只究往何处,是否已近三姓边界”,并要求东北各地“一体严防”,“密为布置,不可稍动声色,致启该国之疑。其船只来踪去迹,     宜勤加侦探,不可率与该国交接,尤不可轻给照会文移,转生枝节。”
        对于英国人的举动,大清国此时也相当狐疑。与太平军的内战正打得如火如荼,英国人却不时与太平军有所接触,清政府担心:“该夷既与中国和好通商,何故与逆匪往来,殊非和好之意。况当江中征战之际,设或枪炮误伤,我兵不能任咎。”“如果实与俄罗斯构难,何能从容往来内地,其为包藏祸心,已可概见。”同时,清政府命令“上海夷人”,“不得任意游驶;并谕以江岸海口,现在皆有重兵,若不遵约束,经我兵勇击杀,是该夷自贻之戚,于我无尤,使该夷知我不以起衅为怯,方不致日肆鸱张。”
        显然,在克里米亚战火延烧到家门口时,中国政府的策略是对俄严防隐忍、对英则针锋相对——这与当时英国军政两界对太平天国的暧昧态度,息息相关。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失败,失去了在黑海地区南下的通道。因此,俄罗斯向东扩张,成为其唯一的选项。在战争结束前夕出任外交大臣的哥尔查科夫,深切指出:俄国应当在欧洲暂取守势,而将精力投放到东方的亚洲。恩格斯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使“俄国有可能进攻印度的问题,又重新提出了”,“登上王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必须采取某种办法来改变他的国家的异常糟糕的处境。”
        其实,克里米亚战争前,俄罗斯就一直没有停止东扩。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俄罗斯并未放弃东进的野心,但是,面对当时国力雄厚的中国,俄罗斯有其心、无其力。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开始趁机大举入侵。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罗斯不仅没有收敛东进的力度,反而加大,其主要原因就是要抓住太平天国动乱造成的良机。以“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为首,俄罗斯在中国境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入侵。克里米亚战后,向东走、侵占中国的黑龙江流域、打通东进入海通道,就是俄罗斯最为急迫的战略目标。
        与俄罗斯被迫东扩不同,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英法联军,在东方再度联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首都北京,逼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不过,令英法郁闷的是,其手下败将俄罗斯,此时却不费一枪一弹,与中国签订了《瑗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一口气割去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收获了远超过英法的红利。
        在俄罗斯越来越积极地向东扩张之中,刚刚统一的德国,为了避免和法、俄两国陷入两线作战,也积极鼓励沙俄向东扩张。而对于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来说,要继续有效遏制俄罗斯,其焦点就在东方:扶持中国成为反俄战略盟友,乃是当务之急。

        “精明无为”

        吊诡的是,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国,突然之间放松对俄罗斯的盯防,为期足足20年。英国在这段时间推行的对俄政策,被称为“精明无为”(masterly inactivity)政策。这一韬光养晦的核心,在于对掉头向东的俄罗斯减少干预,而致力于巩固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与印度接壤的周边小国。
        提出这一政策,其根源在于英国依靠武力捍卫帝国的成本越来越高,试图进行新的尝试。这一政策推行20年,英国确实得以巩固了在印度的统治,但是,其代价相当高昂:在英国的“无为”之下,俄罗斯终于完成了对中亚三国浩罕、布哈拉、希瓦的征服,占据了高达39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腹地,对英属印度的北疆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同时,也在中国新疆和东北前后侵占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东北亚大国博弈的重要参与者。毫无疑问,这些对英国全球战略构成了严峻的威胁。
        187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上台,立即废除了韬光养晦的“精明无为”政策,而代之以更具进取型的“向前推进”(Forward Policy)政策——即凭借武力,对俄罗斯在中亚和远东的扩张进行全面遏制。自此,英俄之间的“大角逐”(Great Game)走向高潮,而地处中亚的中国新疆、地处远东的中国东北及朝鲜,也因此成为全球博弈的焦点。
        就在英国调整对俄战略的过程中,英国的中国政策最终定型:扶持清政府,作为反俄的战略盟友。
        1862年,英国政府计划向仍处于太平天国内战中的中国政府,提供一支现代化的舰队及海军官兵,史称“阿思本舰队”。为此,英国议会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辩论。次年(1863年)7月6日,英国首相巴麦尊勋爵向议会发表了长篇演说,为阿思本舰队辩护,正式确定扶持中国政府的对华战略。
        巴麦尊是著名的鹰派,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而且在镇压印度民族起义、发动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支持美国内战时的南军等大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这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爱尔兰贵族,在1830~1841年和1849~1852年间两度出任英国外交大臣,1855~1858年及1859~1865年间又两次组阁出任英国首相。
        他在演说中一反常态,提出要大力扶持清政府对抗太平天国。他说,英中之间的贸易在不断发展,英国应当帮助中国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中国正在不断地“改革开放”之中,更多地将自己融入到国际体系中,而且对国际贸易更为接受和容忍,如果这时英国还不支持中国的改革,那无异于自杀。他对一些议员质疑阿思本舰队清剿海盗的使命大为恼火,他嘲讽他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去试试看,还不知道是谁消灭谁呢!他说,在中国海域充满了各国海盗,一般的商船根本无力对抗他们,而只有阿思本舰队能把他们彻底扫清,确保中欧之间贸易的畅通。
        他提出,俄国和法国对中国觊觎已久,英国应该大力帮助中国整顿财经体系、建立强大的陆海军,以抵御可能的侵略。只有英国力量的存在,才能令俄法不敢轻举妄动。他坦率地说,维持中国稳定、推进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是英国最大的利益,英国应当加强对华“忠诚的、坦率的、友好的政策”。
        《泰晤士报》报道说,巴麦尊的演说在议员们的欢呼声中结束。阿思本舰队虽然最后流产,但中英之间的蜜月情调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英国的陆军军官们继续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与清军并肩作战;英国的绅士们在赫德率领下,迅速在中国的海外系统牢牢地掌握了主控权,并依托这种财政力量,在随后开始的洋务运动中,为英国利益保驾护航,中英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俨然成为同志加兄弟的典范,而中国的第一轮改革(洋务运动)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英国化”的改革。

        对马危机

        就在英国决心全力扶持中国政府的同时,英俄之间的博弈,在远东地区引爆了又一场危机。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因中国依然被困于内战,俄国乘机在东北出手,大量侵占中国领土,同时,也对日本、朝鲜积极扩张。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同一年(1853年),美国舰队用武力敲开了日本的大门。而在美国人尚未与日本签约之时,俄罗斯趁乱下手,计划赶在美国之前与日本签约。俄美两国为此展开了一场竞赛,最终美国比俄国提前两个月签订条约。与美国仅仅获得了港口的开放不同,俄国还逼迫日本认可了自己在千岛群岛的扩张。
        为了获得远东的不冻港,俄国在1860年提出,要“抢在英国前边,在对马建立海军设施”。对马岛与巨文岛,是扼制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战略要地,此前,英国人已经在对马岛上进行过测量工作。
        1861年3月,俄国海军突然行动,占领了对马岛,开始建立永久性的军事设施。俄罗斯给日本方面的解释,是为了防止英国占领对马,因此他们提前帮助日本防范。针对俄国人此举,英国的反应相当激烈,不仅敦促俄国退兵,而且派出了舰队,准备动武。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最后无功而返。
        对马事件后,俄罗斯的东扩受到相当大的打击,进而在远东地区采取守势,甚至将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直到1884年,俄国才重新采取攻势。
        克里米亚战争后,英俄在欧洲和近东达成了均势,其冷战的主战场就移师到了中东和远东。英俄在中东的博弈,直接关系到中国新疆的局势,而英俄在远东的博弈,直接改变了中日朝三国的国际政治生态。英国对中国在抗俄战略中的定位,促成了其对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扶持,也令中国在第一轮改革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取得了对日本的相对优势。
        这些,都对甲午战争前东北亚均势及中日力量对比,产生了关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