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与“危机”百年论战
2020-07-11 09:07      作者:任泽平     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任泽平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各种经济金融危机层出不穷,例如1929年的大萧条,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2012年的欧债危机等等。为应对危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诞生或复兴、革命或反革命,争论的核心在于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以何种手段干预。

1929年的大萧条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一次大论战、大分野,凯恩斯主义革命兴起,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知名经济学家伯南克,将研究大萧条誉为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大萧条不仅使宏观经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也持续影响着宏观经济学家们的信条、政策建议和研究进程。在此之前,欧、美国家信奉古典主义,相信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会自发地进行资源最优配置,政府只需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不用干预市场运行。但大萧条打破了这个神话,全球经济陷入了长期的深度衰退。

1929~1933年,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下跌近30%,工业生产减少近50%,整体物价水平下降超过25%,失业率最高攀升至25%。古典主义无法解释经济为什么会出现资源大量闲置,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政府任由市场自然出清,美联储甚至错误地紧缩货币,进一步将经济推入衰退的深渊。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各国采取贸易摩擦、提高关税、竞争性货币贬值等以邻为壑的手段,加重了危机,导致金融危机蔓延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以及军事危机,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崛起,建议政府这只“有形之手”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失灵。践行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最终帮助美国走出了大萧条。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二次大论战、大分野,新自由主义兴起。“二战”后凯恩斯主义被西方国家奉为圭臬,“菲利普斯曲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依据,政府可以在通胀和失业之间进行权衡取舍,由此实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但到了70年代,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美国出现了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胀现象,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高达两位数,失业率也快速攀升至近10%,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解释与应对。

滞胀的成因除了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成本冲击之外,主要是此前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为了追求过高就业目标,执行了过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生了严重弊端。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三次大论战、大分野,新凯恩斯主义复兴。滞胀之后,西方国家大多实行新自由主义和通货膨胀目标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迎来低通胀、高增长的“大缓和”时代。但是欧美各国央行在盯住价格稳定的同时,忽略了金融稳定,放松金融监管,低利率和金融自由化催生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违约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又一次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大衰退”,堪称百年一遇。

欧美各国广泛采用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虽然成功避免了大萧条悲剧重演,但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长期依赖货币放水,增加了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延缓市场出清,鼓励投机而非创新,资源错配扭曲经济结构,推升金融杠杆风险;同时,长期货币超发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等深层次矛盾,底层沉默的大多数被剥夺感加重,民粹主义、贸易贸易保护主义、激进政治观点抬头,逆全球化风险上升,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持续动荡。